村居擂台 竞位争先丨李桥镇后桥村“强组织 兴产业 精治理” 近郊“菜园子”开满科技花
来源:顺义组工
更新时间:2024-10-29 12:03

顺义区狠抓农村、社区党建品牌建设,创新开展全区农村、社区党建“擂台赛”,每季度通过“分组推荐、擂台比武、实地观摩、集中展示”的方式,比阵地建设、比队伍作风、比制度执行、比活动开展、比服务成效,挖掘培育一批“立得住、叫得响、推得开”的农村、社区党建品牌。2月23日,顺义区召开第三期农村、社区党建“竞位争先”擂台赛,今天,与大家分享李桥镇后桥村“强组织 兴产业 精治理”近郊“菜园子”开满科技花。

基本情况

李桥镇后桥村始建于唐朝,相传李世民东征在潮白河上建桥两座,南有前桥、北有后桥,以此得名。村域面积2.81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6350人,党员56人,村民代表34人,村“两委”干部7名。距首都机场仅3公里,到城市副中心不到20分钟的车程,是一个典型的北京“近郊”村。近年来,后桥村明确“党建强、产业兴、群众富”的发展思路,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,打造北京近郊乡村振兴“样板村”。先后获得“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村”“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”“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
特色做法及成效

建强组织,筑牢乡村振兴“压舱石”

后桥村从“强班子、建机制、打硬仗”三个方面努力将村级支部打造成农村发展的“定盘星”。

建队伍、强班子。注重对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培养,主动交任务、压担子,换届后一名90后年轻党员新进入村委,班子整体运行顺畅,心齐气顺。今年又新吸纳一名30岁村务工作者,进一步提升后备干部结构水平。

搭网格、建机制。全村划分6个党员网格,一个“两委”干部承包一个网格片区,将党员和村民代表融入网格,化细化小治理单元,构建起以党员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,将服务关口前移到群众“家门口”。

聚合力、打硬仗。疫情防控,依托“党员网格”,高效、平稳处置4起突发阳性病例,用实际行动彰显“红色温度”;拆违创无,任务多、时限短,支部书记带头先行,累计拆除违法建设45000余平方米,获得村民的认可和支持;经济发展,底子薄、产业弱,支部研判、党群决议,将1000多亩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,成立专业合作社,共谋“集体主导、共同致富”的发展路子。

培育产业,释放乡村振兴“新动能”

乡村要振兴,产业是支撑。后桥村立足近郊农村的优势,逐步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,探索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形成休闲农业、设施农业、特色农业三大产业集群。

走休闲农业的路子,让农业发展迈开“步子”。传统农业种植成本高、收益低,村里引入规模化有机蔬菜种植,融合观光采摘,尝试“农耕体验”,通过家庭式承包、体验化种植,把传统的温室大棚变成了“私家菜园”,集体收益有了近十倍的增长,实现了农业发展的第一步转型。继续扩展线上销售模式,培养掌握短视频直播技能的“新农人”,让手机成农具、让直播成农活,2022年,园区带动本村就业70余人,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。

走设施农业的路子,让大棚插上科技的“翅膀”。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要建设智慧农业,村集体经过科学的评估,决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,走“科技兴农”的路子。园区建有43栋现代化科技大棚,新式暖棚首先解决了农耕机械无法进入的问题,现在用于播种、施肥、甚至采摘的机械都能在棚内精准作业;还解决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,现在卷保温棉被、水肥一体化喷淋都实现了智能化。人工成本降低了,科技含量提升了,年产达700万吨、产值连年翻番。

走特色农业的路子,让农作物变成“金子”。如何最大化提高农业附加值,村支部四处跑、各处学,后来找到了北京市农业种植的专家,结识了“羊肚菌”,改造建设高端食用菌产业园区,共有63栋羊肚菌种植温室,年产达6万斤、产值约1200万元,带动从业农户年收入大幅增长。如今“后桥蘑菇”已远近闻名,村里还在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,未来的后桥将成为食用菌在北京近郊的生产、加工和研学基地。

为了让村民持续受益,村集体继续调整经营模式,拿出17%的股份,引导村民以资金入股,让村民变“股民”。去年村集体收入达1100万元,实现了三年翻两番,老百姓跟着支部走,有了“奔头”、也尝到了“甜头”。


治理有效,绘就乡村振兴“美画卷”

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,后桥村在精细化治理方面也是下足了“绣花功夫”。

创新机制,解决“环境差”的问题,规范生活垃圾桶站管理,实施“一户一码”扫码积分兑换机制,用积分兑现奖励,激励村民主动参与“垃圾分类”,村内环境越来越整洁。

整村提升,解决“路面破”的问题,使用城乡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,启动整村街坊路改造工程,拓宽、硬化5000余平方米的村内主要道路,环境好了、路面宽了,村民越来越舒心。

升级改造,解决“阵地弱”的问题,为更好地服务村民,村里升级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,可为村民提供12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;建设中心公园,集文化、健身、休闲、展示于一体,为村民在家门口营造“绿色好心情”。利用党群阵地,开展主题活动,实现村民物质和精神的“双满足”。

下一步发展思路

下一步,后桥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基础,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,做优做强集体经济,做细做实群众工作,在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更多新路子,实现更多新收获。后桥村党支部将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绘就一幅党建引领、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“幸福画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