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“头雁”晁怀国:用特色农业书写后桥村乡村振兴致富经!
来源:活力李桥
更新时间:2024-10-29 11:44
“头雁” 项目 | 晁怀国

乡村振兴“领头雁”

近日,首批北京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启动,李桥镇后桥村党支部书记晁怀国成功入选,成为京郊乡村产业干得好、有潜力、能带动的典型代表。

 

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如何振兴?

农民收入形式单一如何改变?

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人心凝聚的

秀美乡村如何打造?

今天,一起走进后桥村

解密乡村振兴的答案

后桥村位于李桥镇中部,村域面积2.81平方公里,优化环境、提振产业,一直是全村发展的主题。道路修缮、环境治理、建温室大棚、搞特色产业……自2015年担任村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后,晁怀国持续探索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引进专业人才,培育新产业新业态,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,让后桥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
近年来,后桥村曾先后获评“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”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2022年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”。晁怀国也荣获“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
 

头雁助农-当好致富经的书写者

“三农问题”是最大的民生问题, 也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。晁怀国提出要解决原有耕地经济效益问题,走好带领村民致富的第一步。

抓机遇、抢先机,他多次召开“两委会”、党员会、村民代表会议,沟通探讨“以租养民”运营模式,将1100余亩村民手中的零散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,在村域实施农田大棚转化,成立北京鑫丽园农业专业合作社,由村两委进行管理,提升种植水平、开展专业培训、增设就业岗位,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。

面对种植过程中的问题,他积极协调、拜访专家,先后邀请区农业种植技术骨干,到田间地头教技术、引人才,并积极探索“村经济合作社+合作组织+农户”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经营模式。除此之外,还主动引进经验丰富、技术先进、种销一体的第三方专业团队拓展经营内容,将观光采摘、休闲娱乐、科普教育等农业园区体验有机结合,推动农文旅的融合发展。

坚持“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”,晁怀国积极加强村域人才储备,促进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。目前村集体经济实现由2018年的378万元到2021年的901.6万元的跨越,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24990元提高到2021年的28333元。

头雁筑巢-建设美丽乡村的领路人

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果,他成立了以村两委、党员、村民代表组成的环境整治组,逐街逐路开展巡查检查,对私搭乱建、乱堆乱放、卫生死角等问题,发现一处,整改一处。同时,完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,明确专人包片包段、定岗定责制度,防止“反复治、治反复”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往“细”里走,往“精”里治。

2021年,后桥村启动街坊路提升改造工程,完成5000多平方米村域主要街道的拓宽和硬化,通过改造,道路宽了、路面平了、车位多了,村民拍手叫好。

接下来,他将继续带领两委干部,利用好、保护好原有丰富的林地、耕地资源,进一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盘活闲置资源推进农村产业不断发展,绘就一份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,交上乡村振兴高质量答卷。

用“上下求索”的钻劲儿

“水滴石穿”的韧劲儿

晁怀国为后桥村描绘了一幅

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蓝图

他将继续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风貌

推动乡村全域振兴

秉承初心

用党员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姿态

迎接新农村建设的大考